您好,欢迎您来到核心期刊发表!

EI收录期刊

所在位置:主页 > 期刊系列 > EI收录期刊 >
期刊EI《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火热征稿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于1986年创刊,1989年经报请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批复后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多年来,该刊的主办院校已扩大到20所,同时聘请了七位外籍著名学者和七位国内著名院士担任“编委会顾问委员”。
学报刊登的文章已经被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1] 
该刊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化工学科的重要学术交流园地,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化工学科的科研工作、师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作出了贡献,而且已经成为向国际介绍我国化工科研成就的重要刊物之一。[1] 
中文名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外文名称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语    言
中文
类    别
化学,化工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创刊时间
1986年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国内刊号
CN 33-1141/TQ
国际刊号
ISSN 1003-9015
定    价
20元/期
出版地
浙江省杭州市
所获荣誉1
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所获荣誉2
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1期刊简介编辑

在我国化学工程界老一辈专家的倡导下、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众多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家的支持下,1989年, 经报请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并获批复,《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得以正式出版。从此以后,学报就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向国内外化工界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全面、正确、迅速地反映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专家、学者及他们的研究生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一贯主张学术民主、投稿自由。学报建立了严格的稿件受理程序以保证每一篇稿件都得到公平合理的及时处理,保护并尊重作者的合法权利。同时学报也坚持不懈地向一稿多投、弄虚作假等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各主办院校对《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学报寄予了深情和厚望,学报编辑部细心呵护着学报的成长和发展。今天,《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已经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学报刊登的文章已经被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如: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2] 

2主要栏目编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是化学工程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化学工程有关分支学科和化学工艺方面有创见的学术文章。主要栏目有:化学热力学化工数据传递现象单元操作反应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化工系统工程、环境化工。

3收录情况编辑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俄罗斯《文摘杂志》(AJ)(也称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系统);
美国《化学文摘》(CA);
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
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中国科技信息分析中心《万方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数据库;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数据库;
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2] 

4写作要求编辑

1、来稿应具科学性、创新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以内,提要100-2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
2、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

5编委会编辑

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委员 主编
姚善泾 陈纪忠
顾问委员
国际顾问委员
国内顾问委员
Professor Ralph T. Yang (USA)
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Professor Jerry Y. S. Lin (USA) 胡 英 金 涌
Professor Wei-Shou Hu (USA) 沈家骢 王静康
Professor L. T. Fan (USA)
袁权
袁渭康
Dr. Jimmy Q. M. Yu (Australia)      
Dr. Frank Zhu (UK)      
Dr. Shiping Zhu (Canada)      

编委会成员

大连理工大学 马学虎(副主任委员) 兰 忠 李祥村
天津大学 王 志 (副主任委员) 张凤宝 韩金玉
四川大学 朱家骅 (副主任委员) 黄卫星 唐盛伟
华东理工大学 谭文松 (副主任委员) 周兴贵 李春忠
华南理工大学 邱学青 (副主任委员) 张正国 王海辉
清华大学
刘德华、杨明德(副主任委员)
王玉军、陈 靖 王铁峰、谢晓峰
北京化工大学 陈建峰 (副主任委员) 高正明 张卫东
青岛科技大学 武玉民 (副主任委员) 李建隆 项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 徐南平 (副主任委员) 乔 旭 刘晓勤
郑州大学 魏新利 (副主任委员) 刘金盾 章亚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金森 (副主任委员) 卢春喜 陈光进
常州大学 孙小强(副主任委员) 陈 群 钟 璟
上海交通大学 肖文德 (副主任委员) 马紫峰 张雪洪
西安交通大学 程光旭 (副主任委员) 杨伯伦 刘永忠
浙江工业大学 李小年 (副主任委员) 计建炳 姚 楠
广西大学 童张法 (副主任委员) 陈小鹏 刘幽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姜兆华 (副主任委员) 黄玉东 尹鸽平
上海大学 吴明红 (副主任委员) 陈 捷 王 勇
河北工业大学 王延吉 (副主任委员) 侯凯湖 赵新强
浙江大学 姚善泾 (主任委员) 何潮洪 陈新志
   陈纪忠 ( 主 编 ) 李 希 陈圣福
  林东强、吕秀阳 包永忠 李 伟
  张其磊 (英文编委) 何 奕 (英文编委)[3]